当前位置:  首页    〉    行业资讯    〉    2017年度悲情剧:魅族Pro 7溃败,销售背锅

2017年度悲情剧:魅族Pro 7溃败,销售背锅

2017年12月06日 11:18  来源:线刷宝官网

前几天,魅族再次下调了魅族Pro 7的价格。这款7月才发布的手机,短短几个月就经历了多次跳水,现在已经逼近了自家魅蓝Note 6的价格区间,而魅蓝Note 6昨天也传出了大幅降价的消息。自家精心打造的旗舰产品魅族Pro 7,竟然经历了这样的惨败,魅族必须有人出来承认这个责任。

2017年度悲情剧:魅族Pro 7溃败,销售背锅

魅族Pro 7刚一上市就遭受了巨大的争议:万年不变的联发科芯片、没有跟上全面屏的潮流却做了一个华而不实的画屏、完全无法接受的定价,这三点成为这款手机备受质疑的三个主要原因。


上市之后,这款手机的销量就一直不佳。早在9月,负责销售业务的魅族事业部副总裁潘一宽便因此而黯然离职。11月底,魅族销售副总裁褚淳岷也离职了。


不过,这款手机的市场表现不好,是销售部门的责任吗?


业内认为,一款产品的市场表现不好,结果应该由整个团队来承担,不应甩锅于具体的某个人。如果实在要追责到个人的话,这款产品的主要责任人很显然不是偏执行层面的基层员工,而是主抓大方向和资源分配的总监级以上高管。也就是说,潘一宽、褚淳岷两员魅族销售大将不过是背锅之人,真正该承担后果的是主抓产品的黄章和主导营销的杨柘。

2017年度悲情剧:魅族Pro 7溃败,销售背锅

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,拿国内和魅族相近的两个品牌:360和锤子来说,魅族、360和锤子的灵魂人物分别是黄章、周鸿祎和罗永浩。三人都是顶级产品经理,但是这三个品牌在战略上各不相同:360手机是市场导向,锤子是产品导向,魅族看似介于二者之间,实际上由固执的黄章来主导,即便白永祥出马也只有听黄章的份。


今年5月,魅族组织架构调整为魅族、魅蓝、Flyme三大事业部,黄章不仅直接参与公司运营,还亲自挂帅主打中高端品牌的魅族事业部,设计师出身的他天生对产品执拗,加上大权在握,销售部门在产品定义阶段话语权较低,更多偏后期执行层面。魅族Pro 7作为黄章出山之后的首款产品,成王败寇,最主要的人物自然非他黄章莫属。


很遗憾的是,这款手机创新的画屏设计,成为最大亮点也是最大槽点,外界褒贬不一,有人称赞其具有创新思维,堪称千机一面中的一股清流,形成差异化卖点,但更多人吐槽其为鸡肋,为了创新而创新,用户尝鲜后热情逐渐冷却。因此,无论黄章参与设计还是负责项目把关,他都该为画屏这一冒险式创新负责。Pro 7市场遇冷,更像是对其“不喜欢就滚”甚至闭门造车般固执上了生动一课。

2017年度悲情剧:魅族Pro 7溃败,销售背锅

除了黄章以外,和潘一宽一样从华为而来的现任CMO杨拓,也该为此次的失败承担一定的责任。


在这款产品设计上已然失败以后,作为魅族营销一把手的杨柘未能在市场营销上挽回也情有可原,但是还不停的添乱就说不过去了:Pro 7发布前后,不满Pro 7配置低、价格高的网友纷纷在杨拓微博留言,但是他提出“因手机性能过剩而降低配置”这一观点来回应网友的抱怨,公然讽刺不同意见者,直言那些追求手机高性能的用户只会跟风附和。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硬生生把魅族置于用户对立面。被激怒的网友纷纷在其微博留言发泄不满,迫于舆论压力,杨柘只能关闭评论图个清静。


今年双11期间,魅族手机销量突破116万台,但是绝大部分由魅蓝note6、魅蓝6两款千元机贡献,Pro 7的销量只有30万部左右,再根据魅族的数据:魅族Pro 7线下线上合计销量环比增长392%反推,魅族Pro 7十月份的销量可能还不足十万部。


除了失言让口碑不佳的Pro 7雪上加霜,杨柘那套文艺营销模式也与魅族的情况不符。不可否认,他担任华为CMO期间,“君子如兰”、“爵士人士”的品牌基调分别为P7、Mate 7的畅销添色不少,但TCL、魅族毕竟不是华为,二者品牌知名度、产品亮点、供应链、渠道建设与华为大不同,想靠同样的营销风格来复制之前的成功,只能是事与愿违。


2017即将结束,在即将到来的2018,魅族能否做出让用户眼前一亮的产品,就显得至关重要了。如果魅族还是沉迷在现在这种自嗨式的创新和营销里,不顾用户的体验与感受,魅族下一步将会让人更加担忧。

一开始叫我刷机,我是拒绝的!后来与 线刷宝邂逅,才发现找到了.....真爱

线刷宝 - 国内首款智能刷机救砖软件,支持三星、小米、华为、联想、中兴等近30个手机品牌,已兼容千余款手机型号,免费提供海量的纯净官方ROM包

关注“线刷宝”微信公众平台

最新资讯